教学队伍情况

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职称 学位 学科专业 在教学中承担的工作
兴安 1974-09 讲师 硕士 民族学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:语言人类学(专业必修课,每周二学时,2003级37人,2004级40人,2005级40人,2006级40人);都市人类学(专业选修课,每周二学时,2003级37人,2004级40人,2005级40人,2006级40人);生态人类学(专业必修,每周二学时,2007级42人)。 承担的实践性教学:指导毕业论文18篇,指导学年论文15篇,指导本科生创新基金项目2项。 主编的规划教材: 《语言人类学导论》(经全国大、中专院校蒙古文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,宮岡伯人編,阿拉坦宝力格、兴安译,内蒙古大学出版社,2007,12)。
乌日图那苏图 1968-01 副教授 博士 民族学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: 《蒙古民俗学》,专业课,每周2学时,40人。 《游牧文明概论》,专业课,每周2学时,40人。 《北方少数民族研究》,专业基础课,每周2学时,40人。 承担的实践性教学:指导学年论文18篇,指导毕业论文17篇,指导本科生创新基金项目4项。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:主持教育部一般项目《蒙古族敖包祭祀的性质,功能及当代变迁》,2009年12月-2012年12月,资金额:7万元。 主持教育部留学人员归国资助项目《关于蒙古游牧文化中的敖包祭祀研究》,,2009年12月-2011年12月,资金额:2万元。 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: (1)《关于图得其来源》,《内蒙古大学学报》,2011年,第3期。 (2)《敖包祭祀-有关乌珠穆沁地区的祭祀文化的宗教人类学研究》,《富士ZEROX小林节太郎纪念基金 2006年度研究助成论文(日本)》,2008年。 (3)《纹绲的形象》,《日本蒙古学纪要 第38号》,2008年。 (4)《底本分析―敖包建筑惯例》,《千叶大学欧亚语言文化论集,第10号》,2008年。 (5)《蒙古族敖包的人类学比较研究》(翻译),《内蒙古社会科学》,2008年,第4期。
宝花 1983-07 讲师 博士 民族学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: 《西方人类学史》,专业基础课,每周2学时,40人。 《发展人类学》,专业课,每周2学时,40人。 《教育人类学》,专业课,每周2学时,40人。 《人类学经典导读》,专业课,每周2学时,40人。 承担的实践性教学:指导学年论文8篇,指导毕业论文8篇,指导本科生创新基金项目2项。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:2012-2013主持内蒙古自治区高校科研项目《蒙古文“索勒哈尔奈故事”与波斯文亚历山大传说的比较研究》,资金额:1万元。2010-2012参加教育部人文社会新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《东方连环穿插式故事研究》,承担其子课题《蒙古和波斯“鹦鹉的故事”比较研究》。 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: 1.“蒙古文<索勒哈尔乃故事>与波斯文亚历山大传说的比较研究”,《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》,2010年第1期,第19-23页。 2.“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and Cultural Preservation in Inner Mongolia:Case Study in Alaxia Aimak”, in K. Warikoo and Sharad K. Soni (eds), Mongolian Studies in the 21st Century, London: Pentagon Books UK Ltd., 2010), pp.305-313. 3.“牲畜种类与生态环境——以额济纳旗社会调查为个案”,收于乔旦德尔主编《卫拉特蒙古历史文化研究》,民族出版社,2007,第713-722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