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学队伍情况

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职称 学位 学科专业 在教学中承担的工作
包庆德 1960-09 教授 博士 哲学 讲授的主要课程: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, 专业基础课 ,64学时 ,5届 ,150人次; 哲学导论,基础课 , 32学时, 2届 ,150人次; 哲学人类学,专业课,48学时, 2届 ,150人次; 生态哲学 ,专业课, 48学时, 5届 , 201人次; 生态思想史 , 专业课, 48学时 ,1届 , 43人次。 承担的实践性教学:指导毕业论文、学年论文共计45篇. 教学研究论文: 1、“大学文化研究背景与现状述评”,内蒙古大学文化建设课题组研究成果之一,2008,12 2、“内蒙古大学文化建设现状分析”,内蒙古大学文化建设课题组研究成果之一,2008,12 获得的教学表彰: 1、1997年10月获内蒙古大学笹川良一优秀青年教师奖一等奖; 2、1998年11月获内蒙古大学笹川良一优秀青年教师奖一等奖; 3、1999年12月入选内大跨世纪优秀青年教师百人工程(首批29人); 4、2002年11月、2004年11月、2008年12月三次入选内蒙古自治区新世纪“321人才工程”第二层次; 5、2006年05月入选内蒙古大学“513人才工程”第一层次
张吉维 1962-08 教授 硕士 哲学 主要课程: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,专业基础课 , 48学时 , 5届 , 194人次;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,专业基础课 , 48学时, 3届 ,56人次; 马克思主义人学研究 ,专业课 ,64学时 , 3届 ,34人次。 实践性教学:指导学年论文、毕业论文45篇。 教学研究课题: 1、“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”自治区项目 2001年 2、“边疆民族地区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”教育部 国家重大课题 2000-2006年 3、“边疆民族地区本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”自治区教育科学规划办 重点课题 2006-2008年 学术研究课题: 1、“非线性科学方法论研究”,国家社科基金,2001年,参与 2、“马克思人学中活动理论研究”,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基金项目,2003年,主持 3、“以人为本”的人学基础,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基金项目,2006年,主持 学术论文: 1、“论活动的结构和功能”,《内蒙古大学学报》(人文社会科学版)1999年第2期,独立; 2、“论作为哲学范畴的活动及其建构”,《内蒙古大学学报》(人文社会科学版)1998年第4期,独立。 学术研究表彰/奖励: 1、内蒙古自治区“321人才”第二层次人选 2、内蒙古大学“513人才工程”第一层次 3、内蒙古自治区中青年突出贡献专家 教学表彰: 1、“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”,获2000年内蒙古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,并荣获2000年自治区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。 2、“以素质教育为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与实践”获2001年自治区高等教学成果一等奖 3、“内蒙古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方案”获2005年内蒙古自治区高等教育成果一等奖
赵东海 1968-07 教授 博士 哲学 主讲课程: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,基础课 , 48学时, 5届 , 310人次;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选读 , 专业基础课 , 48学时 , 3届 ,64人次; 认识论专题 ,专业课, 48学时 ,3届 ,64人次。 实践性教学:指导本科毕业论文30篇,指导学年论文26篇。 学术研究课题: 1、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理念和践行研究,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,2008年,主持; 2、建立健全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科技支撑研究,内蒙古社科基金项目,2008年,主持 学术论文: 1、“论唯物史观的价值内涵”,《内蒙古大学学报》(人文社科版)2005年第1期,独立 2、“论非理性因素在人认识中的作用”,《内蒙古大学学报》(人文社科版)2000年第3期,第一作者 学术研究表彰/奖励: 内蒙古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政府奖三等奖; 北京师范大学崇学奖三等奖; 内蒙古自治区“321人才”第二层次人选;
景剑锋 1975-10 讲师 硕士 哲学 主要课程: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, 基础课 , 48学时, 1届 ,42人次;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(二),专业基础课, 48学时 , 1届, 26人次;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 , 专业课, 32学时, 1届, 50人次; 实践性教学:指导毕业论文1篇。
盛立民 1980-11 助教 硕士 哲学 主要课程: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, 基础课, 64学时,1届 , 99人次; 马克思早期思想研究 , 专业课 ,32学时,2届 , 46人次;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选读 , 专业基础课, 48学时 ,1届, 22人次。 实践性教学: 指导毕业论文2篇,学年论文6篇。